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MCP协议:AI应用的标准化桥梁,打破数据孤岛,提高响应精准度。 核心内容: 1. MCP协议的定义和作用:AI应用的“USB接口” 2. 为什么需要MCP:解决数据孤岛和模型限制问题 3. MCP的优势:统一规范,降低复杂性和耦合性
前段时间 MCP 大火,本来想乘着这个热度出几篇相关的文章来着,但由于种种原因被耽搁了,热度没蹭上?。
不过也有好处,现在再来看 MCP,至少不会被热度牵着走。
去年十一月底 Anthropic (就是 Claude 那家 AI 公司)开源了 MCP 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它是: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一个转接头,上面可以插网线、外接显示器、电源线、支持 USB 的其他设备等等。
需要知道的是,每个模型的训练数据是有差异的,而模型自身也无法自主去更新内部数据。
这就导致即使是最复杂的模型也因与数据隔绝而受到限制,最终被困在信息孤岛和遗留系统之中。
每个新的数据源都需要单独定制实现,这使得真正互联的系统难以扩展。
直到 MCP 的出现,以上问题被迎刃而解~
其实之前 OpenAI 曾推出 Function call 的概念,利用 Function call 我们可以打破 AI 模型与外界数据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 AI 联网、访问天气等功能。
这也使得在 MCP 刚出来的时候,让我觉得 Function call 也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又要搞一个“相同”的东西出来?
等到 OpenAI 也使用这套协议并让它真正出圈时,才发现它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已经说过,MCP 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开放标准,用于连接 AI 系统和数据源,用单一协议取代分散的集成。
在 MCP 的架构设计中,主机(MCP 客户端的宿主机)应用可以连接到多个服务器:
这里解释几个概念: - 主机是发起连接的 LLM 应用程序(如 Claude Desktop 或者 Cursor); - 客户端在主机内部和 MCP 服务器保持1-1连接; - 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上下文、工具和提示;
其次,在 MCP 未出来之前,如果一个 AI 应用要接入一些工具,可能需要应用内部去做单独的适配,这会导致业务的复杂性和耦合性。
而在 MCP 出来之后,它通过统一的规范收敛了这种复杂性和耦合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MCP 是一个协议,而不是 API。由它的全称就可以看出: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
它是以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东西,而 API 则偏向客制化,如果发生变更很容易会导致对接方的功能失效。
MCP 还有三个核心类型的功能:Tools、**Resources 和 Prompts,**这里不过多赘述,感兴趣可以访问它们的文档进行学习~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8-29
如何评测 AI 智能体:试试字节开源的扣子罗盘
2025-08-29
HiMarket 正式开源,为企业落地开箱即用的 AI 开放平台
2025-08-28
美团 M17 团队开源 Meeseeks 评测集:揭秘大模型的 “听话”能力
2025-08-28
我摊牌了,PDF的终结者出现了!这个开源神器,让你的RAG项目吞吐能力暴增10倍!
2025-08-28
面壁开源多模态新旗舰MiniCPM-V 4.5,8B 性能超越 72B,高刷视频理解又准又快
2025-08-28
1.9K Star 微软开源TTS王炸!90分钟超长语音合成,4人对话自然切换!
2025-08-27
初探:从0开始的AI-Agent开发踩坑实录
2025-08-27
ollama v0.11.7发布:深度集成DeepSeek-V3.1与Turbo云端推理模式解析
2025-07-23
2025-06-17
2025-08-20
2025-06-17
2025-07-23
2025-08-05
2025-07-14
2025-08-20
2025-07-29
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