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从静态提示词到动态上下文,探索AI应用开发的新范式。 核心内容: 1. 提示词工程的兴起与面临的四大挑战 2. 上下文工程如何解决静态性、信息孤岛等关键问题 3. 从工艺到工程的转变对企业级AI应用的意义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但意义深远的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角不是更大的模型参数,不是更快的推理速度,而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的概念转变:从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到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这不仅仅是术语的更新,更是 AI 应用开发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如果说提示词工程是 AI 时代的"Hello World",那么上下文工程就是构建企业级 AI 应用的"架构设计"。
回顾 2022-2023 年,提示词工程曾是 AI 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那时的我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兴奋地尝试着各种"魔法咒语":
"请你扮演一个专业的软件工程师..."
"让我们一步步思考这个问题..."
"请用以下格式回答:1. 分析 2. 结论 3. 建议"
这些精心设计的提示词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效果提升。我们学会了:
然而,随着 AI 应用场景的复杂化,提示词工程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1. 静态性困境
传统的提示词是静态的,无法根据对话的进展动态调整。想象一下,你在与 AI 进行一个长达数小时的代码调试会话,但 AI 却无法记住之前讨论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用户:"这个函数有 bug,帮我看看"
AI:"好的,请提供代码"
用户:"[提供代码]"
AI:"问题在于...建议修改为..."
用户:"修改后还是有问题"
AI:"请提供代码" // AI 忘记了之前的上下文
2. 信息孤岛问题
提示词工程往往只能处理当前输入的信息,无法有效整合:
这就像让一个失忆症患者来解决复杂问题,每次都要从零开始。
3. 规模化挑战
当我们尝试将提示词工程应用到企业级场景时,面临着:
4. Token 经济性问题
随着对话的深入,提示词会变得越来越长,导致:
提示词工程更像是一门"工艺",依赖个人经验和技巧;而上下文工程则是真正的"工程",具备系统性、可重复性和可扩展性。
这种转变的驱动力来自于:
1. 应用复杂度的指数级增长
现代 AI 应用需要处理的不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
2. 企业级需求的涌现
企业用户对 AI 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3. 技术生态的成熟
支撑上下文工程的技术栈已经成熟:
从提示词工程到上下文工程的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特征:
从静态到动态
提示词工程:固定的文本模板
上下文工程:动态的信息环境
从单源到多源
提示词工程:仅依赖当前输入
上下文工程:整合多个信息源
从手工到自动
提示词工程:人工设计和调优
上下文工程:自动学习和优化
从局部到全局
提示词工程:关注单次交互
上下文工程:考虑整个生命周期
上下文工程将信息视为一种服务,具备以下特征:
在上下文工程中,上下文不再是简单的文本,而是一个复杂的状态对象:
{
"session_id":"sess_12345",
"user_profile":{
"preferences":{...},
"history":[...],
"capabilities":[...]
},
"task_context":{
"current_goal":"debug_code",
"progress":0.6,
"artifacts":[...]
},
"knowledge_context":{
"relevant_docs":[...],
"code_snippets":[...],
"best_practices":[...]
},
"temporal_context":{
"timestamp":"2025-01-XX",
"timezone":"UTC+8",
"session_duration":1800
}
}
上下文工程认为,真正的智能不是来自于单个模型的能力,而是来自于:
提示词工程架构:
用户输入 → 提示词模板 → LLM → 输出
上下文工程架构:
用户输入 → 意图识别 → 上下文检索 → 信息融合 → 上下文压缩 → LLM → 结果后处理 → 上下文更新 → 输出
1. 上下文存储层
2. 上下文检索层
3. 上下文处理层
4. 上下文管理层
提示词工程时代:
你是一个专业的 Python 开发者。请帮我优化以下代码:
[代码片段]
请提供优化建议和改进后的代码。
问题:
上下文工程时代:
系统自动构建丰富的上下文:
{
"project_context":{
"language":"Python",
"framework":"Django",
"version":"4.2",
"coding_standards":"PEP8 + team_rules"
},
"code_context":{
"current_file":"views.py",
"related_files":["models.py","urls.py"],
"dependencies":[...],
"recent_changes":[...]
},
"developer_context":{
"experience_level":"senior",
"preferred_patterns":[...],
"recent_focus":"performance_optimization"
}
}
效果提升:
提示词工程时代:
你是客服代表,请礼貌专业地回答客户问题。
客户问题:[用户输入]
请提供准确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局限性:
上下文工程时代:
系统整合全方位信息:
{
"customer_context":{
"id":"cust_12345",
"tier":"premium",
"history":[...],
"preferences":{...},
"current_products":[...]
},
"product_context":{
"catalog":[...],
"updates":[...],
"known_issues":[...],
"faq":[...]
},
"conversation_context":{
"intent":"technical_support",
"sentiment":"frustrated",
"urgency":"high",
"previous_attempts":[...]
}
}
效果提升:
阶段一:增强型提示词工程
阶段二:混合式上下文工程
阶段三:全面的上下文工程
1. 数据质量是基础
2. 架构设计要前瞻
3. 团队能力要匹配
4. 业务价值要明确
1. 复杂性管理
2. 性能优化
3. 一致性保证
1. 投资回报
2. 组织变革
3. 风险控制
1. 自适应上下文
2. 多模态融合
3. 边缘计算集成
1. 元宇宙应用
2. 自主系统
3. 科学研究
从提示词工程到上下文工程的演进,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我们正在从"如何更好地与 AI 对话"转向"如何为 AI 构建更智能的环境"。
这种转变要求我们:
上下文工程不是提示词工程的简单升级,而是 AI 应用开发的全新范式。它将帮助我们构建更加智能、更加可靠、更加有价值的 AI 系统。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那些能够率先掌握上下文工程的组织和个人,将在 AI 驱动的未来中占据先发优势。让我们拥抱这种变革,共同开创 AI 应用的新纪元。
正如一位智者所说:"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上下文工程就是那个已经到来的未来,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实践、去创造。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8-30
从提示词创作者到AI架构师:提示词优化自动化指南
2025-08-28
涌现观点|Prompt工程的"核武器":一门年收入千万的"说话艺术"
2025-08-28
来自 Reddit 的神 Prompt,号称可以发挥 100% GPT-5 的潜力:
2025-08-26
吉德林法则:一个好问题,胜过一千个好答案(附Prompt)
2025-08-25
99%的人都忽略了的AI关键技能:JSON提示词
2025-08-22
AI编程就像做菜:Prompt(提示词)工程的秘诀,让你的代码“美味”翻倍!
2025-08-22
从提示词工程到上下文工程:Agent开发的实战指南
2025-08-22
轻松搞懂AI提示词系统,让AI更懂你的需求
2025-06-27
2025-06-21
2025-06-12
2025-06-10
2025-07-03
2025-07-04
2025-06-03
2025-07-20
2025-07-03
2025-06-04
2025-08-11
2025-08-10
2025-07-24
2025-07-22
2025-07-19
2025-07-08
2025-07-04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