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周鸿祎预言智能体将颠覆AI行业,从"会说话"到"能干活"的数字员工时代即将到来。 核心内容: 1. 智能体与大模型的本质区别:从语言理解到任务执行 2. 智能体三大核心能力:任务分解、工具调用、自主执行 3. 实现智能体落地的技术路径与当前挑战
一、智能体 vs 大模型
二、任务分解 & 工具调用 & 自主执行
为什么智能体 ≈ 带手脚的 AI(数字员工)?智能体通过思维链(CoT)技术实现复杂任务的逻辑拆解与多步推理,结合MCP协议等标准化工具调用接口实现外部系统自主集成与操作,最终形成“规划-执行-反馈”闭环。
智能体具备从目标理解到工具协同的完整“手脚”执行能力,成为可替代人类完成端到端任务的数字员工。
智能体通过API 路由层(API Routing Layer)动态选择最优工具,也可以多工具协同(搜索 + 文档生成 + 数据分析同步执行)。
工具调用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上下文动态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自动填充工具 API 请求参数?本质就是智能体的大脑(LLM,大语言模型)的能力,目前LLM的幻觉问题不解决,Agent就很难让AI从 “会说话” 到 “能干活” 。
两个维度来解决,一个维度等待大厂的大语言模型LLM不断迭代;另一个维度通过提示词优化、RAG知识库增强,或者结合业务场景微调大模型。
ReAct(Reasoning and Acting)将推理(Reasoning)和行动(Acting)结合起来,使得智能体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动态地与环境互动,通过不断循环 “思考 - 行动 - 观察” 来逐步完成任务,实现自主执行。
(1)推理(Reasoning):通常利用大语言模型(LLM)的推理能力,通过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或微调(Fine-tuning)让模型生成推理过程。
(2)行动(Acting):通过定义一套可用的工具(Tools)和对应的 API 接口,智能体根据推理结果调用这些 API。
(3)观察(Observation):将工具调用的结果作为上下文反馈给智能体,供下一步推理使用。
这三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思考 → 行动 → 观察 → 思考 → ...,直到任务完成或达到终止条件。在闭环中,智能体能够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动态调整计划,处理意外情况(如工具调用失败、结果不符合预期等)。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01
AI心理咨询师新突破:TheraMind引领长期治疗新范式及知识增强AI应用探讨
2025-11-01
基于本地LLM构建AI驱动的日志分析系统
2025-11-01
从“更大”到“更聪明”:蚂蚁集团推出 Ling 2.0,大模型推理进入“稀疏智能时代”
2025-10-31
Opera One升级内置AI 迎来智能助手新纪元
2025-10-31
LangExtract——大模型文本提炼工具
2025-10-31
用户测评|DeepSeek-OCR,你用了吗?
2025-10-31
从Palantir智能化技术路线看AI时代企业级架构平台的核心战略位置
2025-10-31
OpenAI 公开 Atlas 架构:为 Agent 重新发明浏览器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10-02
2025-09-08
2025-09-17
2025-08-19
2025-09-29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