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阿里推出夸克医疗大模型:医考70%高分背后,RAG为何是“压舱石”?

发布日期:2025-09-12 08:29:28 浏览次数: 1522
作者:子非AI

微信搜一搜,关注“子非AI”

推荐语

阿里医疗大模型QuarkMed在医考中斩获70%高分,揭秘RAG技术如何成为医疗AI可靠性的关键保障。

核心内容:
1. QuarkMed医疗大模型的突破性表现与核心技术
2. RAG技术在高风险医疗领域的关键作用与价值
3. 从数据工程到训练方法的系统性创新路径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阿里巴巴正式发布其医疗大模型QuarkMed,它在一项模拟中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测试中,取得了70%的惊人准确率,性能超越一众顶尖模型。

其成功的秘诀并非单一技术突破,而是一套严谨的组合拳:
世界级的数据工程 (1T tokens的权威分级数据) 与独创的“四段式”训练心法,系统性地将通用AI锻造成领域专家。

更重要的是,该项目为行业揭示了两条关于AI可靠性的黄金法则:

  • • 法则一:在高风险领域,RAG(检索增强生成)不是辅助,而是对抗幻觉、保证事实准确性的生命线。
  • • 法则二:强化学习(RL)是能力边界清晰的“手术刀”,而非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其威力取决于目标的“可验证性”。

AI医疗的“灵魂拷问”

一个错误的医疗建议,代价是什么?

当通用大模型的浪潮试图涌入医疗这片海域时,这个问题便成为所有从业者无法回避的“灵魂拷问”。医疗,因其零容忍的风险性深不可测的专业壁垒日新月异的知识迭代,成为了AI最难啃、也最需敬畏的领域。

正因如此,打造一个真正可靠的医疗专用大模型,已成为全球科技竞赛的焦点。近期,一份关于QuarkMed的技术报告,不仅带来了70%执考准确率的震撼成绩,更重要的是,它系统性地回答了那个终极问题:一个可靠的医疗AI,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基石:米其林星级般的“数据厨房”

顶级AI的背后,必有顶级的数据。QuarkMed的强大,始于一个堪称“米其林星级”的“数据厨房”。

  • • 海量与精细并重:这个厨房拥有约1T tokens的庞大医疗材料库。但真正的艺术在于精细化处理。团队通过医学专家构建的知识框架,对海量数据进行梳理,实现了对事实类知识点超过90%的覆盖,确保AI的“学识”既广博又系统。
  • • 质量高于一切:为保证数据的“纯度”,QuarkMed设立了两道“滤网”。第一道是独创的A-E五级权威性分级,确保核心训练数据源于顶级指南和文献。第二道是技术“降噪” ,针对扫描版书籍等图片格式资料,训练了先进的视觉模型进行内容提取,将数据质量提升超30%
  • • 从“背诵”到“理解” :最精妙的一步,是教会AI像医生一样思考。团队通过一个“翻译”模型,将结构化的知识图谱(即“A导致B”这类逻辑关系)转化为AI能“读懂”的自然语言。这次“开窍”效果显著:在知识理解测试中,模型准确率从39%直接飙升至60.57%,实现了从“死记硬背”到“融会贯通”的质变。

心法:从“通才”到“专才”的四段式飞升

有了顶级原料,还需绝顶心法。QuarkMed独创的 “四段式训练法” ,是一套将通用模型系统性锻造成医疗专家的路线图。

  • • 第一式:指令微调(IFT) - 打通“任督二脉”
    此阶段旨在打通模型的“任督二脉”,让它听懂指令。通过 “能力-问题”双轮驱动的设计:一方面系统性构建理解、生成、推理等四大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像“打补丁”一样,针对模型暴露的幻觉、逻辑混乱等弱点,进行专项的对抗性训练。
    Image 1: 能力驱动的数据增强循环,构建四大核心能力

    图1:能力驱动的数据增强循环,构建四大核心能力
    Image 2: 问题驱动的数据增强循环,精准修复模型缺陷
    图2:问题驱动的数据增强循环,精准修复模型缺陷
  • • 第二式:监督微调(SFT) - 名医的“临床带教”
    SFT好比“名医带徒”。QuarkMed的“名师”是一个严谨的数据生产线: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匹配权威资料,由AI生成初步答案,最后由人类医学专家团队逐一审核、精修,确保教给模型的每一条“病例”都是金标准。
    Image 3: SFT样本的精细化数据处理流程,确保医学准确性

    图3:SFT样本的精细化数据处理流程,确保医学准确性
  • • 第三式:专业强化学习(RL Stage 1) - 虚拟“手术室”特训
    这是QuarkMed的“杀手锏”。针对诊断、用药等核心医疗推理任务,团队设计了专项强化学习。其灵魂是一个 “规则+模型”混合式的奖励机制。它就像一个虚拟“手术室”里的总教官,对有明确对错的操作,用刚性规则评判;对复杂情况,再由AI教官辅助打分。这种极限特训效果斐然,仅此阶段就让模型在诊断任务上的准确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
    Image 4: 数据质量(准确性与难度)对强化学习性能的正向影响
    图4:数据质量(准确性与难度)对强化学习性能的正向影响
  • • 第四式:通用强化学习(RL Stage 2) - 注入“职业伦理”
    技术过硬,还需品行端正。第二阶段RL旨在为AI注入“职业伦理”。通过诚实、有用、合规三大奖励维度,并采用更先进的GRPO算法,QuarkMed被塑造成一个不仅专业,而且可靠、负责的AI助手。
    Image 5: 通用RL阶段的整体训练架构,融合多维度奖励信号

    图5:通用RL阶段的整体训练架构,融合多维度奖励信号
    Image 6: 奖励模型迭代优化工作流,通过人机协作持续提升对齐能力
    图6:奖励模型迭代优化工作流,通过人机协作持续提升对齐能力

成绩单:实力无需多言

在MedQA(美国执考)、CMExam(中国执考)等多个国际公开基准测试中,QuarkMed的表现全面超越同量级的模型,跻身第一梯队。

表:QuarkMed在多个公开医疗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

尤其在一项基于中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CPQExam)的内部测试中,QuarkMed以70%的准确率显著领先于包括DeepSeek-R1和Gemini-2.5-pro在内的多个顶尖模型

表:在CPQExam测试中,QuarkMed(70.0)得分大幅领先其他模型

分数之外的启示:顶级医疗AI的两条生存法则

然而,比分数更重要的,是这份技术报告为整个AI行业带来的深刻启示。

第一条法则:拥抱外部世界,RAG是不可或缺的“事实安全锚”。

长久以来,业界存在一种对“超大参数”的迷信,似乎模型越大,就越能内化所有知识。这份报告却冷静地指出一个关键事实:在知识快速迭代、事实准确性高于一切的医疗领域,最可靠的性能依然依赖RAG(检索增强生成)。模型的“记忆”会过时,但通过RAG实时检索外部权威知识库,能为AI的回答提供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锚点” 。

第二条法则:善用强化学习,它是一把锋利但有边界的“手术刀”。

强化学习(RL)是驯服AI的强大工具,但并非万能。报告的实践揭示了它的能力边界:RL的威力,高度取决于奖励信号的清晰度。在有标准答案的任务(如做选择题)上,RL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能进行精准优化。但在需要共情、沟通和个性化判断的模糊场景中,其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这两条法则共同指向了AI可靠性的核心。那么,这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安全锚”——RAG系统,在QuarkMed中究竟是如何构建的?

深潜RAG:不止是检索,更是QuarkMed的“事实”守护者

报告坦言, “最强大和最可靠的性能,仍然依赖于RAG” 。它并非一个可有可無的插件,而是QuarkMed的 “主要可靠性层” 。

第一道门槛:构建一个有“智慧等级”的知识库

RAG系统的威力,首先源于其背后的知识库质量。QuarkMed的知识库构建,展现了超越“数据堆砌”的精细化运营思路。

  • • 权威性分级:这是其最核心的创新之一。团队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将所有数据源(教科书、临床指南、学术文献等)划分为从A到E的五个权威等级。这意味着,当模型进行检索时,它能像真正的专家一样,优先采信来自顶级指南(A级)的信息,而不是网络上的普通文章(可能是D或E级)。这种内置的“信任权重”体系,是保证回答质量的第一道关键防线。
  • • 持续更新与覆盖:这个庞大的知识库不仅规模达到1T tokens,更重要的是其动态更新机制(Index Freshness)。医疗知识日新月异,只有确保知识库能实时纳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才能避免模型给出“过时”的危险建议。

第二道门槛:训练AI学会“批判性”地使用信息

仅仅检索到信息是不够的。真实世界的检索结果往往充满“噪声”。为此,QuarkMed在指令微调(IFT)阶段就设计了专门的训练任务: “RAG噪声抵抗”(RAG Noise Resistance)

  • • 模拟真实挑战:在训练中,模型会接触到大量“被污染”的检索片段,其中既有黄金信息,也有“干扰项”。
  • • 培养三大能力:这种对抗性训练旨在培养模型的三个关键能力:
  1. 1. 精准识别:从一堆信息中找出最核心、最相关的部分。
    .  忠实引用:确保最终的回答能够溯源至权威出处。
  2. 2. 果断忽略:当检索到的信息与问题无关时,学会忽略它们,而不是被它们“带偏”。

通过这种方式,QuarkMed学会了像一个严谨的学者一样去使用RAG。正是这种对知识库的精细运营和对模型使用能力的刻意训练,让RAG在QuarkMed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证明了建立一个权威、动态的外部知识库,并教会模型如何与之高效、批判性地协同工作,才是AI在医疗等高风险领域落地的真正基石。

未来:从代码到关怀

QuarkMed的发布,无疑是AI医疗征程中的一座高峰。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从单一的文本模态,迈向能解读病理图像、X光片的多模态智能;从通用的知识问答,迈向深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这条从代码(Code)到关怀(Care)的道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