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GraphRAG与Ollama强强联手,打造更智能、更私密的本地AI解决方案,让复杂查询和精准回答触手可及。核心内容: 1. GraphRAG如何通过知识图谱提升AI的精准度和理解能力 2. Ollama开源工具实现本地化AI运行的优势与特点 3. GraphRAG与Ollama协同工作的流程与实际应用场景
GraphRAG(基于图的检索增强生成)就像是给你的AI装了一张知识地图,让它能自由导航。传统的AI系统,比如聊天机器人,通常靠简单搜索找答案。它们在文本堆里找关键词,有时候会漏掉整体的大局。GraphRAG通过将信息组织成一个知识图谱来改变这一现状——这是一个由节点(比如人、地点或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居住在”或“为某人工作”)构成的互联网络。
想象一个社交网络:GraphRAG不仅知道“Alice”和“Bob”存在,还知道Alice为Bob工作,而Bob在纽约经营一家公司。这种结构化的方法让AI能精准回答复杂问题,比如“Alice和纽约有什么联系?”
Ollama是一个开源工具,让你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强大的AI模型(比如Llama、Mistral或Gemma)。这就像在你的笔记本电脑里装了个迷你超级计算机,不需要把数据发到云端。这对隐私、成本和控制来说可是个大事。
GraphRAG将你的数据整理成一个知识图谱,而Ollama则为AI提供动力去理解和查询这个图谱。简单来说,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这就像有一个图书管理员(GraphRAG)把书整理成一个智能系统,还有一个天才助手(Ollama)帮你阅读并解释这些书。
让我们深入了解GraphRAG和Ollama的关键点,必要时会附上示例和代码。
知识图谱是GraphRAG的核心。它将杂乱的文本变成结构化的信息地图。比如,从一篇新闻文章中,它可能提取:
代码示例:提取实体和关系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Python示例,使用Ollama和NetworkX库创建知识图谱:
import ollama
import networkx as nx
# 示例文本
text = "Elon Musk是Tesla的CEO。Tesla在加州生产电动车。"
# 初始化图谱
G = nx.DiGraph()
# 使用Ollama提取实体和关系
response = ollama.chat(
model="llama3",
messages=[
{"role": "system", "content": "从文本中提取实体和关系。"},
{"role": "user", "content": text}
]
)
# 模拟响应(实际中需要解析Ollama的输出)
entities = ["Elon Musk", "Tesla", "California"]
relationships = [("Elon Musk", "是CEO", "Tesla"), ("Tesla", "在...生产汽车", "California")]
# 添加到图谱
for entity in entities:
G.add_node(entity)
for rel in relationships:
G.add_edge(rel[0], rel[2], relationship=rel[1])
print("节点:", G.nodes)
print("边:", G.edges(data=True))
输出:
节点: ['Elon Musk', 'Tesla', 'California']
边: [('Elon Musk', 'Tesla', {'relationship': '是CEO'}), ('Tesla', 'California', {'relationship': '在...生产汽车'})]
这会创建一个简单的图谱,供后续查询。在实际的GraphRAG设置中,LlamaIndex或Neo4j等工具会让这个过程更稳健。
GraphRAG使用算法(如hierarchical Leiden或Louvain)将相关实体分组为“社区”。比如,所有与“Tesla”相关的实体(Elon Musk、电动车、加州)形成一个社区,然后对每个社区进行摘要以加快查询速度。
为什么重要?
GraphRAG支持两种搜索方式:
代码示例:使用Ollama查询
让我们用Ollama查询之前构建的图谱:
# 查询图谱
query = "Tesla的CEO是谁?"
# 使用Ollama处理查询
response = ollama.chat(
model="llama3",
messages=[
{"role": "system", "content": "根据此图谱回答问题:节点:Elon Musk, Tesla, California。边:Elon Musk -> 是CEO -> Tesla, Tesla -> 在...生产汽车 -> California。"},
{"role": "user", "content": query}
]
)
print("答案:", response['message']['content'])
输出:
答案: Elon Musk是Tesla的CEO。
在完整的GraphRAG设置中,系统会自动搜索图谱并用Ollama生成自然语言答案。
让我们来一步步设置一个本地的GraphRAG系统,结合Ollama,基于Microsoft的GraphRAG和社区适配版本。
步骤指南
ollama pull llama3
和嵌入模型:ollama pull nomic-embed-text
。conda create -n graphrag-ollama python=3.10
conda activate graphrag-ollama
pip install graphrag
mkdir ragtest
cd ragtest
python -m graphrag.index --init --root .
llm:
api_base: http://localhost:11434/v1
model: llama3
embeddings:
llm:
model: nomic-embed-text
api_base: http://localhost:11434/api
curl https://www.gutenberg.org/cache/epub/24022/pg24022.txt > ./ragtest/input/book.txt
python -m graphrag.index --root .
python -m graphrag.query --root . --method global --query "主要主题是什么?"
这就搭建了一个由Ollama驱动的本地GraphRAG系统,可以根据你的数据回答问题。
尽管GraphRAG和Ollama很强大,但也有些难点:
解决方法:
传统RAG通过向量相似性搜索文本片段,适合简单问题,但有以下问题:
GraphRAG的亮点在于:
示例对比
问题:“Tesla如何影响环境?”
GraphRAG与Ollama适合以下场景:
案例研究:新闻分析
想象分析50篇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文章。GraphRAG与Ollama可以:
可视化知识图谱能帮助你看到信息间的联系。可以用Gephi或NetworkX脚本渲染图谱。
代码示例:用NetworkX可视化
import networkx as nx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假设G是之前的图谱
pos = nx.spring_layout(G)
nx.draw(G, pos, with_labels=True, node_color='lightblue', node_size=500, font_size=10)
edge_labels = nx.get_edge_attributes(G, 'relationship')
nx.draw_networkx_edge_labels(G, pos, edge_labels=edge_labels)
plt.show()
这会生成一个可视化图谱,展示节点(实体)和边(关系)。
想尝试GraphRAG和Ollama?需要准备:
按照上面的设置指南,从小型数据集开始,玩玩查询。查看GraphRAG的GitHub和Ollama官网获取更多资源。
GraphRAG和Ollama的组合只是个开始。未来可期:
GraphRAG和Ollama是让AI更智能、私密且易用的梦幻组合。通过将杂乱文本转为结构化知识图谱,并用本地AI模型驱动,它们为企业、研究者和好奇的头脑开启了新可能。不管是分析新闻、深入报告,还是探索新话题,这对组合都能提供清晰、关联的答案,同时不花大钱也不牺牲隐私。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9-14
为什么说阿里巴巴正转身“AI科技公司”
2025-09-14
阿里云赢 AI 云的真相:不是模型比人强,是把 “用 AI 的门槛” 拆成了 “可复制的效率”
2025-09-14
一万两千字,解读智能应用开发最佳实践
2025-09-14
阿里云视觉多模态理解大模型开发训练部署
2025-09-14
2025.9 回顾过去1年的LLM圈进展 与 展望
2025-09-14
抢先实测美团首个AI Agent,让我体验一把「懒人点餐」的快乐
2025-09-14
从Chat到Agent的进化
2025-09-14
Qwen3-Coder与Claude Code深度对比:谁是你的AI编程助手?
2025-08-21
2025-06-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6-19
2025-07-29
2025-09-08
2025-08-19
2025-08-20
2025-07-04
2025-09-14
2025-09-12
2025-09-11
2025-09-11
2025-09-09
2025-09-09
2025-09-08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