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亲自走访近百家企业,「深度解析」品牌在AI搜索营销上,最关注的五大问题

发布日期:2025-11-06 19:39:06 浏览次数: 1679
作者:跑步进入Ai商潮

微信搜一搜,关注“跑步进入Ai商潮”

推荐语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正成为品牌在AI搜索时代的新战场,本文深度解析品牌最关注的五大问题,助你抢占先机。

核心内容:
1. GEO爆发的技术背景与行业痛点
2. 联网搜索带来的用户与企业双重价值
3. 品牌、产品、用户三大阵地的战略优先级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我自己走访了接近100家企业,行业涉及AI应用、职业教育、家装、律师事务所、律师、民营医院、口腔诊所、美容院、餐饮、教培、外卖、出海等。今天我把品牌关注的五大类问题做一个深度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品牌。


一、为什么会出现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

GEO 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AI 预训练数据瓶颈”与“联网搜索”两条技术曲线交汇后的必然产物。

  1. 预训练数据天然存在“时间墙”主流大模型的知识截止日停留在 2024 年底,2025 年以后的新品、新政、新价格一律“看不见”。对金融、美妆、快消等时效敏感行业,这等于把品牌挡在消费者视野之外。

  2. “精英式”数据管道把 90% 企业内容拒之门外模型训练依赖 Wikipedia、gov、学术库等“高权威”源头,中小企业官网、UGC、垂直论坛被过滤掉,导致 AI 回答里长期缺失长尾品牌信息。

  3. 联网搜索成为“快速补药”2025 年起,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等先后上线“实时检索”开关,模型先抓取当日网页,再生成答案。于是“能否被 AI 实时搜到并引用”取代了“能否排进前十条蓝链”,GEO 应运而生——它要解决的就是“让品牌内容在实时抓取阶段就被 AI 选中”。




二、联网搜索带来的“双重价值”

1. 用户价值:从“十条蓝链”到“一次说清”

场景

传统搜索

AI 联网搜索

时效性

需要逐条点进去看发布日期,仍可能踩到过期信息

答案自带“2025-10 最新数据”时间戳,零过时

认知成本

用户自己比对多页内容,容易信息过载

模型把 20 篇网页浓缩成 3 句结论,决策时间缩短 50% 以上

长尾需求

冷门问题无人做 SEO,搜不到有效结果

实时抓取小众博客、论坛,仍能生成答案,覆盖率提升 5 倍

2. 企业价值:从“抢排名”到“被引用”

维度

传统 SEO

GEO+联网搜索

流量入口

首页 10 个蓝链,点进官网才计数

AI 直接念出品牌名称+参数,形成“零点击”曝光

转化效率

点击→落地页→说服→转化,漏斗长

答案即信任,酒店案例显示决策成本降低 50%,订房转化提升 45%

成本结构

需持续买词、换链、做外链,边际成本递增

一次结构化内容+Schema 标记,可被多模型反复引用,边际成本趋零

生态卡位

排名随时被竞品顶掉

先进入模型“可信源”知识图谱,形成“语义主权”,后来者难替代



三、品牌阵地、产品阵地和用户阵地的优先级如何?

结论先给:

在 AI 搜索里,品牌词是“唯一可控、永不翻车”的入口;产品词是“可争但易变”的战场;用户痛点词是“开放且内卷”的红海。

谁先抢下品牌阵地,谁就握住了 AI 回答的“默认选项”和“纠错权”,后续两层阵地才能安全落地。先保品牌,再争产品,最后才到用户——这是把最脆弱、最不可逆、最具杠杆的战场优先拿下,再用确定性去搏不确定性,次序不能反。

1、为什么品牌阵地是第一优先级?

  1. 零竞争、100% 命中用户搜“你的品牌叫什么/怎么样/安全吗”,AI 只能到官网和权威媒体找“官方标准答案”。只要你提前布好结构化内容,几乎 100% 被引用,竞品无法抢答 。

  2. 自带“信任锚”效应AI 把品牌词答案视为“事实陈述”,而非广告。一旦官网给出实验数据、检测报告,模型会反复引用,形成“官方即真理”的认知护城河 。

  3. 负面拦截与纠错权当舆情出现“品牌+投诉/骗局”时,AI 优先抓取官网《品质声明》《第三方检测报告》来对冲负面。没有官方阵地,负面内容就会直接占据答案 。

  4. 窗口期最短、过期即失守品牌词流量小,却决定“你是谁”。如果让竞品先占位,后续再夺回成本翻 5–10 倍,相当于把“企业名片”交到别人手里。

2、产品阵地为什么是第二顺位?

  1. 竞争半开放,可争可控产品词(如“XX 手机续航多久”)会卷入横向测评,但只要品牌先把参数、场景、FAQ 结构化,AI 仍倾向引用“官方规格 + 权威媒体复测”,胜率 60–70% 。

  2. 直接关联转化产品词答案里被点名,用户下一步就是比价/加购。品牌阵地已稳的前提下,产品阵地是 ROI 最高的“第二落点”。

3、用户痛点阵地为何放在最后?

  1. 完全开放、内卷红海“敏感肌怎么选面霜”“大学生笔记本推荐”这类场景,同时吸引品牌、KOL、媒体、UGC 抢答,AI 引用逻辑最复杂,胜出概率最低 。

  2. 需要庞大语料与场景矩阵要覆盖长尾提问、对比、价格、口碑多维信息,单企业难以独立闭环,必须依赖外部背书、KOL 共创,周期长、成本高。

  3. 前两阵地的“安全垫”效应当品牌词、产品词已稳居 AI 答案,再进攻用户痛点阵地,即使偶尔失利,也不会动摇基本盘;反之,若直接弃守品牌去红海搏杀,一旦失败就毫无退路。



四、经常被骗,有哪些GEO乱象?

1. 超低价套餐:99% 无法交付,剩余 1% 靠“截图造假”

常见话术

“AI GEO 套餐 1 980 元,30 天包上 DeepSeek 答案!”

实质成本

  • 结构化内容生产 + 权威媒体投放 + 技术 Schema 标记,单关键词行业平均成本 5 000~8 000 元;

  • 低于 3 000 元基本 = 用 AI 水稿 + 免费博客群发,平台一旦识别批量低质,直接降权。


    2. “赠送 500 条深度语义词”= 数字游戏

    话术包装

    “买 10 个核心词,再送 500 条深度语义词,全网场景一次覆盖!”

    事实

    • 深度语义词由核心词自动派生(同义词、场景问法),只要主词被 AI 索引,其余 90% 自动覆盖;

    • 赠送数量纯属虚增,把“苹果手机续航多久 / 苹果手機續航多久”算成 2 条,甚至中英混排再翻倍。

    3. 按“深度语义词”单独报价——把大海分成水滴卖

    话术包装

    “每个深度语义词 60 元,精准匹配用户提问,转化率更高。”

    问题核心

    • AI 检索阶段用的是“语义场”匹配,不会 1:1 对应所谓深度词;

    • 按词拆分后,企业想覆盖的“场景”被切割成几千颗米粒,单价低但总量天价,且无法管理。

    4. 表面 GEO,实则“水贴军团”——最危险的自杀式操作

    操作套路

    ① 招募兼职,48 小时内在知乎、简书、CSDN、百家号狂发 1 000 篇“伪原创”;

    ② 正文暗藏“白字白底关键词”或 HTML 注释,诱导 LLM 抓取;

    ③ 交付时只给几张 AI 回答截图,无法提供长期稳定链接。

    风险等级:致命

    • 2025 年 Perplexity、Bing Chat 已上线“引用源 Focus 模式”,低质域名直接被系统拉黑;

    • 被发现批量水贴,不仅本次项目清零,品牌主域也可能被永久降权,等同于“AI 搜索死刑” 。


    结论一句话:

    国内 AI 搜索生态“结果可截图、客户只认排名”,海外生态“零点击+工具成熟、客户认数据”,于是交付物被迫分化——国内只能“按排名收钱”,海外可以“按流量订阅”。



    五、国内GEO和海外GEO的最根本差异是啥?

    1. 国内为什么只能“排名交付”且没有数据报告

    决定因素

    现状

    结果

    客户认知

    20 年 SEO 习惯,老板只看“前 3 条截图”

    服务商必须承诺“上答案+排名”,否则收不到尾款

    平台形态

    豆包、Kimi、元宝仍返回近似排序或“首屏占比”,可截图验收

    给“排名对赌”提供了技术抓手

    数据黑箱

    国内模型不开放 API 调用日志,无法拿到“引用次数、曝光量”

    想做流量报告也拿不到原始数据

    工具缺位

    没有类似 Profound、AthenaHQ 这类 SaaS 监测层

    服务商只能手工截图,无法生成连续仪表盘

    竞争内卷

    Agent-base 代运营为主,拼的是“快+便宜”

    先做“结果”再说,数据报告被当成“非刚需”砍掉

    2. 海外为什么可以“流量交付”且有完整报告

    决定因素

    现状

    结果

    零点击成熟

    ChatGPT、Perplexity 80% 场景用户不再点链

    客户接受“品牌提及=曝光”,不再纠结排名

    平台开放

    Profound、AthenaHQ 通过官方 API 拿到“引用次数、曝光、情感”

    可以像 Google Analytics 一样出仪表盘

    订阅习惯

    SaaS 模式根深蒂固,CMO 愿为数据工具付月费

    服务商卖“报告+建议”就能赚钱,无需对赌

    数据合规

    欧美隐私法要求平台给出“数据来源说明”

    倒逼模型方提供可审计的引用日志,第三方正好接入

    服务商角色

    只做“数据层+策略层”,内容由企业自己落地

    交付物自然就是 CSV+可视化报告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