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Claude Code重构大型项目的心酸历程,教你如何与AI协同避免重构地狱。 核心内容: 1. AI重构大型项目的常见陷阱与失败案例 2. 规划模式与分步测试的关键重构策略 3. 失败复盘机制与经验沉淀方法
 
                                所以,这次我就被逼着开启了「重构地狱模式」。以为重构很简单?Claude Code 重构大型项目,比我想象得还要折磨人。
起初,我还天真地以为只要一句“帮我重构一下”就能搞定。结果现实啪啪打脸:Claude 要么把代码逻辑改到崩掉,bug 修都修不过来;要么只是把一坨屎山平移到另一坨屎山上,丝毫没有本质提升。
无论是 Claude 还是 CodeX,面对大型项目的重构,体验都很拉垮。
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翻车+试错”,我也摸索出了人和 AI 协同重构项目的正确姿势,希望能帮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plan.md 文件。比如提示词可以这样写:请详细分析目前项目的代码结构,并制定一份重构计划:按步骤拆解,每一步目标、依赖、注意事项都要写明。”把刚刚我们讨论的结果写入到 plan.md 作为后续的重构指导,并且详细列出项目阶段和 TODOList
请严格遵循 @plan.md 来对项目执行重构,一步一步来做,每一步都需要我来进行确认
接下来这一步一定不能偷懒。每一个小的重构迭代,哪怕只是拆分一个大函数,也要及时测试。手动也行,最好是先让 AI 帮你写好自动化测试脚本。
每通过一次测试,就立刻提交到版本管理。不要想着大刀阔斧一口气改完,那基本等于自杀,基本你能看到的只是一堆你根本不知道改成了什么鬼样子的代码。只有“小步快跑+频繁测试+频繁 commit”,才能保住你的代码还能跑起来。
你一定会遇到 AI 把你的项目改崩的情况,根本修不回来,连哪儿出错了都搞不清。这时,你可以使用这样的提示词:
这次需求失败了,回滚版本到 xxxx。我们来反思下这次项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如果需要重新开始这个需求,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我需要用怎么样的指令
你为什么要改变 login 方法的判断逻辑
用言简意赅 AI 易读的方式把这些经验到plan.md,为下次重构做好准备
如果还是失败?继续复盘,继续拆解。我遇到有的复杂重构甚至可能需要四五轮反复。这很正常,别幻想一步到位。就是真的很废 token。
当你终于迭代成功后,你可以执行这样的提示词:
迭代成功,记录目前的进展以及成功的关键经验到 plan.md, 方便下次继续
将 note.java 的 extract_note_id 方法提取成公共方法放到 util.java 中并且对项目完成整体替换重构
## 🎯 重构目标- 提升代码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优化项目结构和模块组织- 改善代码可维护性- 统一编码风格和命名规范## ⚠️ 重构原则- **行为不变(强约束)**: 相同输入产生相同输出、相同副作用、相同错误类型/消息和相同日志级别/内容。- **对外接口名称不变**: 公共类/函数签名、参数与默认值、环境变量键名与语义、保持不变。- **数据契约不变**: 数据库结构与查询语义、持久化数据格式、序列化字段名与顺序保持不变。- **并发与时序不变**: 不新增并发单元,不改变重试、超时、退避策略及顺序语义。- **允许的更改(仅结构性)**: 文件/模块移动、类/函数拆分、内聚度提升、添加轻量适配层、补充类型注解/文档、极小范围格式化(不改行为)。- **禁止的更改(全部拒绝)**: 性能微调、算法替换、默认值调整、日志文案/错误消息更改、排序/去重逻辑改变、随机性/种子变动、I/O 位置或格式变化。- **完整迁移原则**: 抽取/迁移某个单元时,连同其直接依赖的私有工具函数、常量、数据结构一并迁移,避免跨模块耦合残留。- **即时更新调用端**: 每次迁移完成后,立刻批量更新所有引用并进行最小验证,确保可直接以生产路径运行。### 变更粒度与提交- **单一职责变更**: 每次只做一类结构性修改(如“提取解析器”),避免混入无关改动。- **小步可回退**: 让每次变更可独立通过最小验证并可快速回滚。## 🔔 重要提醒1. **文档同步(立即)**: 完成每个子任务后,立刻在本文件勾选 TODO、更新“进度跟踪”计数与“最后更新”日期。2. **仅结构性重构**: 任何可能改变行为的修改一律禁止;若确需优化,应另起议题单独处理。3. **引用溯源**: 对每段迁移代码标注来源映射,格式:`原: 路径:行 → 新: 路径`,尽量保持前后完全一致性,请每次做好对比。4. **最小验证(每步)**:- **全面搜索残留引用**:保证检索结果为 0- 采样运行关键模式各一次(若可自动):不报错,输出路径未变5. **变更小步拆分**: 大任务先拆解为数个可独立验证的小任务,逐一提交,降低回归风险。6. **风格保持**: 保留原始变量名、错误文案、日志格式与注释语气;新增内容尽量贴合现有风格。#### 总结: AI重构的核心原则1. **系统性思维优于局部思维** - 分析完整的功能单元,不是单个方法2. **依赖分析优于代码拷贝** - 先理解调用关系,再进行重构3. **渐进验证优于批量操作** - 小步快跑,每步验证4. **工具辅助优于人工分析** - 使用 grep/rg 等工具发现隐藏依赖5. **行为保持优于代码美化** - 重构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功能不变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0-31
从Palantir智能化技术路线看AI时代企业级架构平台的核心战略位置
2025-10-31
OpenAI 公开 Atlas 架构:为 Agent 重新发明浏览器
2025-10-31
Palantir 本体论模式:重塑企业 AI 应用的 “语义根基” 与产业启示
2025-10-31
树莓派这种“玩具级”设备,真能跑大模型吗?
2025-10-30
Cursor 2.0的一些有趣的新特性
2025-10-30
Anthropic 发布最新研究:LLM 展现初步自省迹象
2025-10-30
让Agent系统更聪明之前,先让它能被信任
2025-10-30
Rag不行?谷歌DeepMind同款,文档阅读新助手:ReadAgent
 
            2025-08-21
2025-08-21
2025-08-19
2025-09-16
2025-10-02
2025-09-08
2025-09-17
2025-08-19
2025-09-29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