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Rokid Glasses优化设想

发布日期:2025-09-05 08:10:58 浏览次数: 1545
作者:野生PM老杜

微信搜一搜,关注“野生PM老杜”

推荐语

Rokid Glasses带来全新AR体验,但显示功能仍有优化空间,满足运动、驾驶和日常生活的常显需求。

核心内容:
1. 运动场景下的实时数据展示需求
2. 驾车时的导航与信息整合方案
3. 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显示功能优化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还是在2024年11月24日的上午,看完Rokid Glasses的介绍后竟然激起了沉寂十几年的激动,一想到终于可以体验到当年谷歌眼镜的设备,就直接下单了F码。在度过了多半年后,终于在2025年7月27日收到了设备。



从收到设备到现在,已经连续体验了小一周的时间,我带着它开车、工作、户外步行、逛街。基本上每天要充电3次左右,好在充电设计的比较便捷,上车坐到工位上可以直接吸上充电线。在持续的使用中,我对拍照、摄像、录音、音乐播放、麦克风拾音、语音指令识别都很满意,不满意的功能设定都主要集中到显示上。


个人认为:目前的系统没有发挥出衍射光波导和蜂鸟光机的价值(信息常显才是AR的价值),当前的显示逻辑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日常佩戴眼镜是否有常显需求


在等待到货的这半年,也是国内AI眼镜发布最频繁的时期,各大厂家都“仿照”meta的智能眼镜,于是很多人都把显示宣传成了伪需求。这半年的时候我自己也在反复权衡,并列下了自己生活中需要显示什么:


1、日常锻炼


 由于日常有锻炼的习惯,如果是步行锻炼需要方便显示心率、速度、时长、速度、GPS轨迹等信息,目前这些信息都是在手表上看,每次看还需要低头+抬手,如果可以显示在眼前会很舒服;


 在训练日,一般要进行10km以上的跑步,需要实时监控心率、步频、配速、里程、GPS点位,这些信息目前也是通过智能手表的“跑步”模式查看,不过还是需要频繁低头+抬手,如果道路不平移开视线很容易受伤,所以很希望在眼镜上显示;



 咨询了一位骑行的朋友,在骑行的时候也需要实时查看心率、实时速度、坡度、剩余路段(爬坡的话)、骑行时长(根据时间补给)、总里程(根据里程补给),目前这些数据也都是在码表上显示。但是由于码表的尺寸普遍不大,并且需要安装到车把上,所以每次查看需要低头,如果速度快视线移开会很危险。



2、 驾车出行


 日常开车时,导航信息、路线拥堵情况、路线缩略图、来电信息、微信短信提示,这些信息目前分散在手机、车机等多个系统中,在行进中进行查看和确认就会对安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很需要一套更优的信息显示方案;



3、 日常生活


 做菜的时候需要显示各步骤材料和时间;


 购物的时候需要方便的显示采购清单和记账本;


 在听播客的时候希望可以在适当的位置看到字幕;


以上这些场景和需求对于眼镜上显示信息都是比较迫切的,并且对于信息的显示是需要常显,而不是一直熄灭状态,尤其是运动户外场景,目前其他设备(手表、码表等)的信息显示方式和用户的期待具有很大的落差。


#目前Rokid Glasses的显示满足需求吗?


1、驾车场景



根据驾车时佩戴眼镜并打开显示后测量,图中红框范围为显示占据区域,由于双目会有视差,图中用蓝色和绿色表示,目前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经过7月31日版本的更新,导航信息上移,电量时间等和歌曲播放已经转移至最下方,但放到驾驶位置上还是会和驾驶员仪表台背景冲突;


 由于显示模式为0Dof,这就让最新版的导航信息始终位于眼前的这个位置,如果左右查看后视镜信息也会一直跟随,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会有颠簸和震动,由于显示为0Dof,显示信息也会随着抖动,导致使用期间看清数字等信息需要用户调整视线,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 步行场景



上图也是经过实际佩戴测量后观测到的眼镜显示区域,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开启步行导航后,时间和电量分别显示在显示区域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该区域属于正常步行时的重点视线区(7月31日版本调整至下方);


 正常步行过程中,其振动要比开车的时候还要剧烈,所以0Dof的显示信息想看清楚需要聚焦在显示区域,体验很不好;


3、 办公场景



在日常办公时,眼镜的显示区域会在图中的位置,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显示区域会直接与办公时的电脑屏幕冲突,目前版本信息提醒也都在底部,但是就算如此信息提示也会和电脑屏幕冲突,需要转头才能看见;


#优化设想1 - 3Dof显示模式或云台模式


在上述的各种问题中,显示随头晃动是使用最难受的问题,无论是驾车、骑行还是低速步行移动,眼前的显示都会有抖动,如果想看清显示需要聚焦视线。想要改善这样的体验,就需要在显示上支持 3Dof,让显示图像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保持位置。该解决方案在rokid max等观影ar上配备,虽然glasses的FOV只有30°,且没有3D显示能力,但 3Dof通过让显示区域相对锁定的能力可以大大改善显示效果,让移动场景查看信息变得容易很多,这样看很多信息的时候瞥一眼即可。


有了显示的相对固定,用户看清信息也会变得轻松,这样很多“非重点”信息就可以不用集中到用户眼前的区域一直显示了,而可以利用用户的左右轻微转头,将其“固定”在视线旁区,用户有需求轻微转头扫一眼即可。


1、驾车场景



在车内开着“提词器”(目前提示词可以显示满屏效果)测试了一下显示扫过的区域,同时测量了一下左右转头角度,当角度在15°以内时体感舒服且不影响开车视线,此时显示满屏扫过的区域如上图蓝绿色区域,红框为不转头时显示的位置。


通过微转头的左右拓展,将可以容纳更多的显示信息,并根据重要等级来安排显示在正位还是显示在旁位。


显示信息重要性划分:


 重要信息:时速、导航信息、剩余里程、预计到达时间;


 非重要信息:时间、电量、导航路线缩略图、路程拥堵情况、消息提示、音乐播放器、播客;


2、 步行场景



用同样的方案测试了步行时的显示区域,但由于步行时身体移动,本能的就需要更多的注视正前方,因此左右微转头的幅度相比驾车的时候有降低,经过多次测量大约在8°以内是比较自然的情况,此外步行时低头5°也一般比较自然,因此上图中蓝绿色区域+蓝色区域是显示比较合适的区域,红框为正视时的范围。


显示信息重要性划分:


 重要信息:时间、步数、距离、电量;


 非重要信息:步行GPS路线图、信息提示(可在旁区显示全部信息,而非滚动文字)、播客(可显示对应文字)、音乐播放器(可显示歌词)、天气预报;


3、 办公场景



办公场景身体相对静止,多次测量左右15°以内的微转头比较舒适,因此蓝绿色区域为显示扫过的范围,红框为正视时显示占据区域。


显示信息重要性划分:


 重要信息:来电提示、信息简要提示、电量、时间;


 非重要信息:便签、待办、天气,播客(可显示对应文字)、音乐播放器(可显示歌词)、天气预报;


总而言之,使用3Dof显示模式可以大大改善信息读取的体验,同时又对显示区域进行了拓展,让用户需要的信息可以唾手可及。


#优化设想2 - 让用户选场景而不是打开应用


当前版本下(7月31日推送版本),单击Rokid Glasses的触控区,眼镜显示主界面,触控区向前滑动进入功能区。目前的功能有:翻译、提词器、歌词、慧眼、导航和设置,选中状态下单击触控区可以进入功能。


这样的系统-应用逻辑在日常的设备上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它更适合有显示器的设备,而AR眼镜设备与之最大的不同在于:眼镜本体对视野进行了遮盖,对正常生活进行了“侵犯”。非眼镜类设备,无论是大尺寸的PC电脑还是小尺寸的智能手表都是外设屏幕,用户有需求的时候才会注视,而AR眼镜尤其是Rokid Glasses是可以全天候佩戴,对于显示的信息用户没有选择能力。无论是在开车还是和别人进行正式交谈,一个来电或者短信通知都会直接遮挡前方视野(虽然位置已经相对靠下)。而系统-应用的交互逻辑中,用户进入应用后,屏幕的显示均交由应用来去控制,应用也有“权利”对屏幕上的绝大部分区域进行控制。


但在Rokid Glasses佩戴时,用户所处不同的场景也对显示区域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否则会影响用户使用安全。


1、驾车场景



还是以之前测量的显示区域图为例,实际驾驶中会有如下限制(棕色区域):


 开车时需要观察左侧后视镜,所以左侧一部分区域时不能显示信息的;


 显示区域下方边缘比较靠近车辆仪表区,如果显示信息将对驾驶造成影响;


 显示区域的上方边缘一般用户会更加关注来车和前方车辆信息,因此也不能显示信息;


2、 步行场景



同理步行场景中也会有相应的显示限制(棕色区域):


 步行时由于身体移动,视线会本能的留意视线中部的视野区域,从而可以更好的识别来往的人和车辆;


3、 办公场景



办公场景中的显示限制比较集中(棕色区域):


 主要是信息不能与用户的显示屏冲突,需要尽量避免在该区域长时间显示信息;


这些显示的限制是在当前0Dof模式下无法避开的,但就算是3Dof模式,也需要应用来去识别用户此时所处场景,并按照不同场景的限制进行显示约束。因此与其用传统的“系统-应用”模式,不如用“系统-场景-小组件”模式。



上图为“系统-场景-小组件”模式的示例设计,其中绿色框范围为驾车模式下可以进行显示的区域,内部的红框区域属于正视时的可显示区域。小组件可以在这部分区域中进行放置,一个应用也可以有多个尺寸的小组件,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场景安放不同的小组件版本。


 

以上就是对于Rokid Glasses显示模式和交互模式上的一些设想,我一个外行都能想到的情景想必rokid的技术和产品此前也都讨论过,估计更多的是由于功耗的问题将目前的系统功能简化,这点我也能理解。但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推出了ai眼镜,并且多个后发的厂家还都主打双芯片(高通AR1+恒玄),为的就是降低日常当耳机使用的时候的功能。Rokid Glasses虽然在这方面其实已经不占优势了,但还能有比较高的销量,这就说明还是有很多早期尝鲜爱好者是希望有显示的,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可以接受连线外接充电,为的就是将ar显示的效果真正的体现出来。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