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构建AI知识库的三种部署方式深度解析,为你的“一人公司”提供专业定制方案。 核心内容: 1. 专业垂直领域AI知识库的必要性与部署方式概述 2. 三种部署方式的技术栈、数据安全、使用便利性对比分析 3. 初始投入、持续成本及服务掌控力的综合考量
我们已经适应了有问题就向豆包、DeepSeek等AI助手提问的方式。一般的问题,大模型都能很好的回答;但在一些专业垂直门类方向的深度问题,通用大模型受限于其训练数据都是公开网络所获取的公开数据,以及训练截止时间早所导致的知识未更新等问题,这就使得AI的回答在专业度和时效性方面有所欠缺。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使用自建AI知识库来弥补这个知识空白。就好像用自建的知识库为AI大模型挂接了一个外脑一样。这个问题拆解开就涉及到知识数据的准备,AI算力的准备,以及两者的匹配设置等工作。
基于当前AI技术及市场需求分析可知:以AI大模型技术为底层支撑的AI知识库应用是目前最容易落地的AI应用场景。目前具备可行性的三种部署方式:
1).本地知识库+本地大模型;
2).本地知识库+网络大模型调用;
3).知识库+大模型均存放于云端。
分析三种部署方式在数据安全与合规、技术能力要求、综合拥有成本等方面的优劣势分析,以及适用场景和发展空间等维度对比如下:
分析维度 | 本地知识库+本地大模型 | 本地知识库+网络大模型调用 | 知识库+大模型全云端部署 |
核心架构 | 私有化部署,软硬件一体化 | 混合架构,本地与云服务联动 | 完全依赖云服务,无本地设施 |
典型技术栈 | 本地GPU(≥8GB显存)+本地知识库(含开源向量数据库)+开源本地大模型框架 | 本地知识库(含开源向量数据库)+API网关(含开源本地AI助手)+云模型调用(按消耗Tokens计费) | 云知识库(按云向量数据库容量计费)+云大模型服务(按消耗Tokens计费) |
数据安全 | ★★★★★(物理隔离,数据与处理能力均在本地) | ★★★☆☆(传输风险,数据虽在本地,被命中特定数据需传输至网上处理) | ★★☆☆☆(共享环境,安全依赖云服务商) |
使用便利性 | 本地使用无障碍(若局域网内多终端并发访问,需准备GPU集群);需自行建设互联网服务发布 | 本地使用无障碍;需自行建设互联网服务发布 | 本地与互联网其他终端访问均便利 |
技术门槛 | 数据收集、数据清洗 / 开源向量知识库本地部署与服务配置 / 本地大模型运行框架部署与服务配置 | 数据收集、数据清洗 / 开源向量知识库本地部署与服务配置 / 本地API网关部署与服务配置 | 数据收集、数据清洗 |
初始投入 | 高(新购GPU计算机成本 / 数据处理服务费用 / 软件本地部署费用) | 中(数据处理服务费用 / 软件本地部署费用) | 低(数据处理服务费用 / 软件本地部署费用) |
持续成本 | 固定运维支出为主,电费 | 变动成本,电费(API用量,例如:0.008元/千tokens) | 持续订阅+用量叠加(例如:0.008元/千tokens) |
服务掌控力 | 完全自主,可自用,也可自建再发布收费服务 | 知识库自主,可自用,也可自建再发布收费服务(但模型成本随用量增加而增加) | 完全依赖供应商 |
通过观察每次向AI知识库助手提问,就能看到每次消耗的Tokens数量,一般来说,每次提问都会消耗几百个Tokens到几千个Tokens之间,特别复杂的问题和特别复杂的回答都会消耗更多的Tokens。曾有博主提到他一个关于市场研究方面的深度研究报告的生成需求,消耗了0.9个美元。所以Tokens的消耗也是个人使用AI知识库所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8-30
企业级AI知识库构建指南:避开这18个坑,少走3个月弯路
2025-08-30
AI知识库是面子工程还是效率引擎?
2025-08-29
AI知识管理 | 知识运营(K-Ops)组织图谱:角色分工、职责边界与周/月度仪表盘
2025-08-28
数据治理智能体(Agent)全景拆解:核心模块、技术实现与业务落地指南
2025-08-27
AI知识管理 | 从“找文件”到“要答案”:打通企业知识的商业闭环
2025-08-26
企业知识库建设的三大陷阱:为什么你的AI项目总是半途而废?
2025-08-25
AI革命的最大障碍,不是算法,而是“数据集成”
2025-08-25
AI如何在企业落地?
2025-07-15
2025-07-15
2025-06-15
2025-07-15
2025-06-09
2025-06-21
2025-06-20
2025-07-26
2025-06-23
2025-06-26